威信县第一中学发展史
云南省威信县第一中学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,位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——扎西,学校创办于1947年,名为“威信县立初级中学”。解放后更名为“威信县初级中学”,1971年设立高中班,正式定名为“威信县第一中学”,1996年被评定为“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”。
威信县第一中学办学规模
威信一中69年风雨兼程,薪火相传,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办学规模:现有91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7407人,其中初中29个班2615人,高中62个班4792人;有教职工363人,专职教师341人,其中特级教师2人,高级教师102人,一级教师90人,研究生3人;有优秀教师:县级76人,市级38人,省级8人,国家级3人,全国劳动模范1人,昭通名师1人;
威信县第一中学基础建设
校园占地面积35298平米。目前学校仅有四间标准物理实验室,四间化学实验室,四间生物实验室,两间通用技术教室,都按标准实验室配置,实验开出率100%。有四间学生电脑室,238台电脑供学生上课使用。图书室配套先进的图书室管理系统,藏书13万余册,多种期刊杂志,基本能满足师生阅读需求。同时学校拥有按专业标准设计的音乐教室,美术培训室,体育活动室各一间经过几代一中人的艰苦追求与努力探索,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,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,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,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,依靠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,引领勤奋上进的学生群体,逐步形成了“德育为首,科研引路;依法治校,规范管理;激活机制,协调发展;提高质量,打造品牌”的办学思路,形成了“崇德、爱生、精业、育人”的教风、“三思、乐学、善思、成器”的学风和“团结、求是、创新、发展”的校风。
威信县第一中学教学成果
历年来,尽管学校办学环境艰难,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,克服种种困难,先后为清华、北大培养了12名顶尖学子,2006-2015年为复旦、上海交大、中国人大、浙大等名牌大学输送800多名优秀人才。高中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全市同级同类学校前列,初中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县之首,长期处于全市前三。实验室、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处于全市领先地位。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有188人获市级以上奖励,其中在全国中学生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竞赛中,共110名学生分别获云南赛区一、二、三等奖。尤其是物理竞赛有92人获奖,其中省一等奖12人,全国三等奖6人。学生参加全市体育竞赛,有120人分别获单项第一名,有6人打破全市纪录,获团体第一名,获团体第三名。朱晓东老师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通用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“国家教育部一等奖”。
威信县第一中学学校荣誉
学校先后被授予“全国先进党组织”、“全国重点实验学校”“云南省文明学校”、“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”、“云南省实验教学先进集体”、“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”、“昭通市‘两室’建设与管理工作示范学校”、“昭通市学生军训先进单位”、“威信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近年来学校大胆创新,实行学校内部机构改革,完善管理制度,实行精细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、信息化管理,注重领导班子建设,提高工作效能;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大力培养青年教师,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;着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,注重养成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,形成了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,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。如今,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的威信一中人,又站在新的起点上,描绘出“挑战极限、超越自我、赶超发展、重铸辉煌”的发展规划蓝图,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,锐意进取,再创辉煌。
了解学校的排名,同学们对学校的办学实力会有大致的了解,若是觉得有必要,再详细了解学校情况,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昭通市威
被学校录取之前,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前往学校报到需要准备一些什么了,这能使我们顺风顺水的办完报到手续并开始顺利的就读。所以有
想要全面直观的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和设施条件,就是直接到校参观,这就涉及到学校地理位置问题,下面为大家分享昭通市威信县
想了解学校怎么样,可以从学校的师资力量、设施设备等信息去了解,如果大家对学校感兴趣,可以了解一下的学校的基本情况,以及自
学生和家长在对学校进行了解的过程中,都会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来对学校进行选择,而学生也是可以考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这些
大家在了解学校时,也要注意去了解学校招生办电话,如果你在官网上找不到你想要了解的信息,就可以打招生办电话咨询,接下来小编
选择学校时,学校方面所可以用来判断学校的信息是比较多的,而这些信息中所介绍的有些信息却是值得学生提前去了解的内容,就从学
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后,就可以发现其实不同学校之间对于招生计划的介绍都是有所不同的,而其中对于招生计划中所介绍的学校
大家在了解学校时,一定要去了解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情况,当你觉得你的成绩可以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时,同学们再详细去了解学校情
学生想要在社会中立足还是要有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的,知识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的,只有你针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,你在未来的工作岗